极翼是一家以无人机整机解决方案为主营业务的技术公司。除了核心的飞行控制平台,还提供供应链、整机量产出货的技术支持、方案设计等技术服务。面对C端,他们开发了一款P2的飞控装备,提供给无人机的发烧友。创始人黄仕坚研究社工毕业于上海交大。他在读研时期就创过业,毕业后做了多年的软件开发。2011年,他做了一个爬虫,分析1000多个细分领域,发现无人机项目的需求多,但供应商少。于是决定在这个领域创业。巧的是,如今无人机竟也成了大热门。
目前,以大疆、零度、亿航为代表的消费级整机企业拥有两年的先发优势,创业者想要切入的门槛就变高了。不过,随着消费级的普及,加上原本的工业级需求,对无人机的零部件和整机解决方案需求变大。整个无人机行业正趋于成熟。
这个时间点上,黄仕坚认为在供应链和技术支持上就会相应出现很多机会,而这些领域都还处于相对的蓝海状态。
整机解决方案更受客户欢迎
黄仕坚告诉创业邦(微信搜索:ichuangyebang),极翼最大的特点在于提供全程的整机解决方案。
“全程”意味着,包含市场调研、产品选型、技术输出、设计整机结构/外观/电路、产品综合测试、产品定型、输出供应链、生产监督等一系列的“从无到有”的流程。
极翼的目标客户主要分这集中情况:
消费级的无人机厂商。
它们有品牌基础、有渠道资源、有运营能力,但是,在无人机核心技术积累方面,基础稍弱。购买极翼的整机服务之后,自己只需要贴牌就能上市。
某些需要开展无人机业务的企业。
它们可以订购全程的服务,把无人机的业务从零到一建立起来。
工业级的无人机厂商。
从服务内容来看,和消费级没有太大区别。
目前,极翼的主要客户是ToB的工厂,对客户来说,直接得到整机更方便。
无人机不存在绝对的技术壁垒
除此以外,极翼还推出了一款面向C端用户的飞控产品,叫P2,发烧玩家可以用P2自己组装一台牛逼的个人无人机。
作为技术服务的公司,极翼的技术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飞控的传感器融合上。
飞控相当于无人机的心脏,由两个部分组成:姿态解算、以及姿态控制。各个不同的传感器需要融合姿态的解算、飞行控制、测量姿态,最终达到完美的控制效果。
不过,黄仕坚认为,目前无人机领域不存在绝对的技术壁垒,特别是技术型的公司。
这个领域最强的技术人才都在科研院,但他们不可能在消费级市场形成太大声量。技术型的公司的门槛,应当是有比对手更快的进化能力。
作为提供技术服务的公司,除了技术研发之外,需要对于市场和环境作出快速判断。
制造外包的无人机发展趋势
黄仕坚告诉创业邦(微信搜索:ichuangyebang),随着无人机行业的成熟,和其它硬件领域一样,技术研发和制造外包会成为趋势。
一方面,大疆所针对的航拍无人机的市场,会有更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被带动起来;
另一方面,无人机在工业、商业领域的运用,亦越发受到重视。
那么,往往这些具备无人机需求的公司,关心的是以下两点:
假如预算一千万,花多少钱,能够获得多少的市场份额和回报
产品的市场前景以及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如何。
提供技术服务的公司,不能陷入唯技术论的“孤芳自赏”。
对很多希望在无人机领域创业的新创业者来说,重复大疆的道路,需要巨大的人力投入、资金投入。
黄仕坚对创业邦(微信搜索:ichuangyebang)说,这个的时间点,初创企业已经很难重复大疆的老路。消费级领域门槛越来越高的大环境下,做好无人机产业链中的某一个环节,也可能活得很滋润。
目前,极翼完成了一些个人天使轮的投资,正在接触下一轮的投资意向。